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,多動,在學生當中相對普遍,是否是問題前提條件是:注意力不集中是否影響孩子的學業、生活,分:一般、中度、嚴重,一般程度在平時學習或者家庭中強化即可,無須“勞民傷財”,中度和重度等采取有效措施,最好進行注意力專業訓練,防止影響孩子以后的學習和生活。
一般來說注意力不集中的常見原因有:
1、學習目標和任務不明確,何談注意力集中。任務是目的的具體化,每一次學習之前,如果不給自己規定具體的任務,不限定時間,則學習時就會松懈拖沓,容易分心。
2、對學習不感興趣,何談注意力集中。如果對所學內容不感興趣,那么學習對你而言是一件苦差事,需要相當大的意志力去集中精神。意志稍一薄弱,注意力便會分散。
3、沒有很好的學習環境,何談注意力集中。容易分心往往跟學習環境也有很大關系,如學習時周圍嘈雜,學習環境雜亂無章,空氣污濁,環境過于空曠冷清等。
4、疲勞沒有精力,何談注意力集中。大腦和人體的其它器官一樣,如長時間從事單一的工作,長時間處于興奮狀態,就會產生疲勞,導致抑制過程,使注意力分散。
5、社會關系斷裂,何談注意力集中。人際關系如與父母、老師、同學、朋友的關系發生了變化,特別是與同學、朋友的關系在青少年心中分量特別重,稍有變化會引起較大的情緒情感波動,如焦慮、抑郁等,這些都會引起注意力分散。
總之,導致注意力分散的原因很多,一要冷靜對待,調整家長或者孩子心態;二要多方咨詢和查閱資料,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;三要對孩子進行注意力方面的測評,全面掌握孩子的基本情況,以便“對癥下藥”。
第一,明確目標,規定任務。要確立適當的學習目標,制定詳細的學習計劃,每次學習都指定具體的任務。最好具體到每門課每個小時的安排,同時對自己進行適當的獎勵和懲罰,如今天完成甚至超額完成了任務,就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來慰勞一下自己。
第二,勞逸結合,心境愉快。要科學安排自己的時間,做到張弛有度,防止過度疲勞。同時,調整學習動機的強度,一般保持在中等強度效果最佳,以降低焦慮情緒,保持平和愉快的心境。
第三,進行適當的注意力訓練。不妨試試在自己的手腕上套一根橡皮筋,一旦發現自己注意力不集中,就拿起橡皮筋用力彈一次手腕。給自己一個小小的懲罰,并記錄每天彈手腕的次數,如果次數逐漸減少,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獎勵自己。
第四,進行自我暗示,放松心情。如用“偶爾注意分散一下,沒關系,就當休息。”、“這種現象別人也有,并非我特有,不必緊張。”、“開一下小差很正常,不必自責,我相信能控制好自己”、“我發現很容易將注意力集中到學習上了”、“原來學習可以這樣快樂的”等想法進行自我暗示,放松心情,減輕焦慮。